11月12日星期六,又是一年NOIP,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联赛了。看看一旁面对第一试蓄势待发
的同学,个个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。来凑热闹的高一学生第一次来,不指望自己能拿什么奖,对于华科充满好奇,真像两年前第一次参加NOIP的我;高二高三的同学心里是说不出的紧张,脸上挂着笑,讨论着SPFA和Dijkstra孰优孰劣。再过一会儿比赛就会开始,大家陆续从热闹的大厅离开,走进寂静的考场。
记得两天前,同学们来这里试机时,抱怨着电脑里连个扫雷都没有。而今天,又有几个会在考试时玩起游戏呢?考场里一片键盘的敲击声,如果说NOIP是一首乐曲,这就是乐曲的主旋律。每个人在心中低声唱着这首歌,唱出了信息学之路拼搏,唱出了人生一个小小的梦想,唱出了一个学生应有的青春。手表秒针一格一格地挪动着,考场中的键盘敲击声渐小。很多人前两题已经写完,第三题正在沉思。望而生畏的第三题,让考场中充满了绝望的气氛。
考试结束铃响,我不禁感到一阵轻松。第一试什么的别管了,NOIP成败与否还要看明天的第二试。走出考场,已经看不见大家整齐的笑脸:紧张的脸,恐惧的脸,悲伤的脸,一试成绩没出,谁能知道一试考得怎么样呢?
沉默的华科送走了互相安慰的学生们,星期天一早又迎来了讨论着题目的人群。“NOIP吧上说第二题标答是O(kn),线段树过不了”“第一题直接模拟啊!”“第三题裸DFS只能得70分!”一语惊起哀嚎一片,没有人仍像一试前那么轻松。有的同学嘲笑着自己考得有多么废,脸上是笑的,心却是哭的。走进考场,哀嚎声,嘲笑声,争论声,安慰声……全部化为统一的敲击键盘声,尝试着将题目这块大理石,用一行行代码的稀盐酸消化它,攻击它,想把题目化为无形。无论前面的路多么坎坷,自己的未来将会怎样变化,此刻的3个小时编程时间是没有谁能够从我们手里夺走的,这三个小时是属于我们的拼搏,是一个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,又有谁不会去好好珍惜呢?
喧嚣于打铃之后归于平静。考完后的同学无心讨论题目:考砸了的觉得横竖都是一死,再讨论也是无益;缺乏自信的不知自己究竟会考得是好是坏,不敢与别人确认算法;考得好的也不愿意显摆,宁愿沉默不语。二高信息组的学生一起合了个影,坐上二中飞车呼啸而过,驶向远方。华科又像NOIP之前一样静,一切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。
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。星期一我去信息组时,整个教室只剩下寥寥数人,再也没有赛前满满一教室的干劲。很多学生都去补文化课去了,只剩下看网页、写作业、打游戏的几位酱油君。当然也有来编程的高一同学。
放学时,有人问我,怎么一副苦脸,我回答:“因为这张苦脸还要保持一星期。”
大家都是一样的啊,都在等待一星期之后或喜或悲成绩。
评论